想对孩子说的话很多,经常跟孩子聊一些世界观、价值观的东西,也会跟孩子聊为人处世、人情冷暖。 想了想,如果都写下来,还是先写最重要的吧。

什么最重要?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相同。这是个人看法,主观认识,没有高下之分,更没必要讨论优劣。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早一点思考如何过自己这一生。

正文开始

—– 分割线 —–

思考如何过一生,越早越好

我是在大概33岁的时候开始思考如何过自己这一生的,是有点晚了。我只能安慰自己说,虽然有点晚,但是这毕竟是我人生中最年轻的时刻,赶紧行动,还来得及。

应该早点开始思考如何过自己这一生,那多早合适呢,这不好说,我个人认为在孩子10岁左右(三四年级)到15岁(初三)之间比较合适。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段,也是越早思考越好。

对于为什么要早开始思考,我的看法如下:

孩子的认知在提前,比我们小时候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要早。

由于早教的理念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孩子很小就已经开始认识自身和周围的世界。 亲子阅读、亲子活动、亲子游,再加上电视中的各种动画片,幼儿园中的认知启蒙教育,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这些都加快了孩子的成长。 但这不是拔苗助长(更多的是所谓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孩子本身对陌生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孩子好奇的天性让每个孩子都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带着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身,孩子的认知自然而然提前了。

让孩子尽早思考如何过一生,孩子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目标明确,更易达成。

通过那些成名的人士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到多数名人在少年时代都有明确的目标,在世俗的人眼中,这些孩子都早熟,少年老成。他们是否都对自己的一生都进行了规划,这个不能确定,但是他们在小时候或少年时代对自己未来几年或十几年是有自己的明确的想法的。 例子就不举了,可以参考各种名人传记和名人故事。

早点思考如何过一生,就可以尽早明确自己的目标。就不会把考试、作业、工作当成人生的全部或大部分。 目标可大可小,不可贪大,除非你是一个有雄(ye)心的人。

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目标也会调整。如果随着自己的成长,年少的目标仍然坚定不移,那也是不错的,不用在意别人世俗的眼光,不用在意别人不解、甚至有些鄙夷的表情。毕竟能坚持自己目标的人,并不多。不少人会在意周围人的看法、眼神,甚至更多的人不知道自己这一生都有什么目标。

对于我来说,我的一个小目标是,让我的闺女在回忆她老爸时,会说我是一个好爸爸。你可能不知道,为了这个目标,我所有的教育理念都有所变化,也改变了我自己的教育方式,也再慢慢形成我自己的教育准则。

学生时代时间充足,想好如何过一生,就会充分利用时间。

过来人都有这个感慨,学生时代有大把的时间,但是没有多少钱,工作之后,挣钱了,但是业余时间所剩无几。我自己还有一个感慨是,可惜在时间充足的学生时代没有多读一些课外书。我觉得不该让这种带有些许后悔的感慨在自己的孩子上发生。

有些人生经验是需要孩子经历之后才能获得,不管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或者孩子如何从书中学得,没有经历过,孩子不会有深刻的体会,这种情况,孩子的试错是不可避免的,例如轻信陌生人而被骗,例如知道”亲兄弟,明算账”,还是跟自己的亲朋好友有说不清的经济纠纷,例如知道“门当户对”,但在找自己的另一半时仍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例如总是听长辈说”冷天别穿裙子,容易得腿病“,但是不到腿出问题的那一天,就不会对长辈的唠叨有深刻体会。例子有很多。

我觉得”要珍惜时间“这事,不同于上面所说的”不经历,不能获得“的人生经验。 当我们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时,珍惜时间是我们唯一的选项。时间不只是金钱,时间里还有我们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

时间最充足的是学生时代,有寒暑假时间、课余时间、周末时间。如果不想好如何过这一生,那么这些时间就会被浪费掉,或者被自己的父母占用掉(例如被逼着报各种兴趣班、课外班、补习班,那些自己主动要去的兴趣班不在此列)。

学习、考试、兴趣班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有没有想过学习是为了什么,考试是为了什么,上兴趣班是为了什么。

站在”如何过一生”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积累对一生都有用的知识,这比”赢在起跑线“上更重要。

思考如何过一生,那思考的结果呢?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结果,我思考的结果是:“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我自己的理解是,”因为人生来就是不断地向死亡靠近。 自己在几十年后即化为尘土,我面向死亡,时刻反思:我该如何度过这之后的几十年?我该做些什么?我该留下什么?“

也许,我没有清晰明确的答案,但是有一些自己的原则与认识。 (想得比较乱,没有主次先后之分。)

  1. 做有意义的事,而且立刻去做;
  2. 做对得起良心的事;
  3. 跟孩子做朋友,与孩子一起成长;
  4. 做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并能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
  5. 以学习的心态过一生,不断学习新知识、老知识;
  6. 多读书,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就像这个博客,也是我留给这个世界的一点痕迹,留给我的孩子的一份礼物。

你当然会有你自己的思考结果,按照自己思考的结果去做吧。

BTW : 如果你不认同我的观点,轻拍。 彼此尊重说话的权利。 谢谢。